close

文/王俊凱(國語日報 98年1月5日)

  對自閉兒來說,情緒及表達問題一向是非常棘手的部分,家長在處理其行為問題的過程中,若能透過適當的視覺提示,可有效引導自閉兒以正確的方式來處理情緒問題並學習表達。

  例如:洋洋是個高功能自閉症的孩子,有個晚上,洋洋正在發脾氣,在還沒有問他發生什麼事情時,我先把他帶往房間(離開事件發生現場),並讓他冷靜一下。等他情緒緩和後,我試著詢問剛剛發生什麼事情,但洋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,問不出個所以然。於是改採繪圖方式幫洋洋建構事情發生的經過。

  首先,準備一張白紙,白紙代表剛剛發生事件的環境──客廳,接著畫出一個分別代表洋洋跟弟弟的圖形,畫完後問洋洋這兩個人物分別代表誰,這時洋洋就能回答出:「他們是洋洋跟弟弟。」接著問:「洋洋,剛剛在外面你跟弟弟發生了什麼事?」洋洋說:「洋洋跟弟弟打架。」這一步開啟我們之間溝通的一個關鍵契機。以下是我們的對話內容:

  老師問:「為什麼?」並畫上一個大的問號。洋洋說:「媽媽處罰洋洋。」

  老師問:「為什麼?」洋洋說:「洋洋敲音響。」(老師將桌子及音響畫出來)

  老師問:「為什麼?」洋洋說:「因為洋洋很生氣。」

  老師問:「為什麼?」洋洋說:「因為弟弟很凶。」

  引導到這裡,對於洋洋剛剛因什麼事情導致情緒不佳已經比較明朗了。接著我將洋洋剛剛發生的事情重新連結在一起,並讓洋洋嘗試著表達出來。

  洋洋說:「因為弟弟很凶(吵),所以洋洋很生氣,洋洋就敲音響,然後媽媽就處罰洋洋,原因是洋洋跟弟弟打架。」問出原因後,接著讓洋洋說出這是不對的行為,不應該這樣做,哥哥應該照顧弟弟才對。

  事後,跟洋洋母親討論洋洋發脾氣的原因,媽媽說,當時洋洋正跟弟弟一起看電視,她也沒注意到發生什麼事,洋洋就對弟弟發脾氣,接著就開始用力的敲音響。媽媽述說的經過和洋洋表述的相符,最後,安排洋洋去跟弟弟道歉。他跟弟弟說:「弟弟對不起,你不要再欺負我咯!」兩人握手言和。

  有關自閉兒的情緒問題,除了在結構化的環境引導其正確的處理方式外,事後回歸於情境中(問題點),也是不應該忽視的一個環節。為了避免自閉兒處在錯誤的情緒宣泄(敲音響)的經驗中,並不斷惡性循環,適時尋求其他正向行為取代負面經驗,是非常重要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nhua112 的頭像
    wenhua112

    ★愛。飛揚★ 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小輔導室特教組

    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