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教學實務 (2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文/國語日報
   
      音樂療法是透過音樂的節奏、旋律、音調與音色等聽覺訊息,刺激大腦的皮質組織,使大腦神經能連結成長,同時也會調整大腦的腦波與音樂的音波振幅同步,促使個體的各種感官、動感與情感產生相互刺激的作用,從而產生治療效果。

  音樂療法在國內外相關研究中,對於激發人的潛力與治療心智障礙生的症狀,有良好療效。筆者將音樂療效的重點與注意事項敘述如下,提供教師在運用音樂教學治療智障生的教學參考。

  一、視唱訓練彌補記憶力:智障生的認知功能受損,在教學上不可強調樂譜的記憶學習,應強調視唱學習,以節奏強化聽覺與視覺的學習,這樣智障生可以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,誘發個體自身潛意識學習,催化右腦神經的成長與能量集結,替代性的補救左腦功能的語文與數學障礙,慢慢彌補記憶力的缺陷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國語日報

    不論學術研究或實務工作,都常常提醒早療從業人員及家長,親職教育、家長教養態度、家庭環境等對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幼兒預後的影響。以下為「說、學、逗、唱」親子互動時的要領,提供父母教養時參考:

『說』

  面對幼小或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遊戲或日常互動時,可透過說話語調、表情變化,吸引孩子注意。例如,說故事時加入不同聲音、語句,讓孩子辨別不同語音帶來的意義;透過聲音加深學習記憶,像閱讀圖畫書時加入「喵喵」、「汪汪」、「嗚嗚」聲模擬,孩子或許還不能說出完整語句,可以模仿發出類似語音,更能增加參與感與學習動機。

『學』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王秀園(腦神經訓練師)

  以前晚上六七點這個時段,爸爸總是癱坐在電視機前,收看晚間新聞紓解壓力;媽媽則在廚房裡依照食譜,調理晚餐菜色。但自從小荳荳躍升為小一新鮮人之後,家中優閒自在的氛圍悄悄變質。

  剛開學,媽媽要求小荳荳每天回家先把功課做完,接著要看電視、讀故事或玩玩具,任他選擇,以為這是皆大歡喜又民主的雙贏作風。但是分針已老老實實在鐘面跑了一圈,小荳荳的作業依舊原地踏步。
 
  於是媽媽又聽從專家的話,讓小荳荳在回家前,先在公園玩個盡興,回到家,洗了澡,吃了點心,再來面對回家功課。結果小荳荳寫作業的速度還是不動如山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

文/賴小蘭 (國語日報 98年8月31日)

  小平是中度智能障礙的中學生,三歲半時,因發展遲緩送醫,被醫生診斷為X染色體脆弱症,開始接受特殊教育。國小就讀啟智班,適應新環境能力低,常不進教室上課,容易焦慮、敏感、哭鬧,情緒管理能力差。因自信心不足,衝動易怒,與人衝突時甚至有打人、咬人的情形;不會書寫,聽覺學習較優,目前學習程度只有國小二三年級。

  小平的口語能力良好,喜歡與人互動,相信只要改善他情緒的波動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,並提升情緒規律調節的能力,必能有助於他適應未來生活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梁明華 (國語日報 98年7月12日)

  隨著融合教育的推動,越來越多情緒障礙學生被安置在普通班和大家一起學習,再利用時間到資源班上其他課程,例如社交技巧訓練等,以增進人際互動、溝通能力。但是,情緒障礙兒童安置在普通班級中學習,是否可以獲得正向的學習成效及人際互動關係,值得探討。

  情障生的學習問題及挑戰
 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謝丹琴(國語日報 98年5月31日)

  外表清秀的他,很難和智能障礙連結在一起。

  有一天中午,他拿了一瓶養樂多到我面前。「老師,幫我打開好不好?」已經小二了,連喝飲料還需要別人協助,讓我很驚訝!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邵慧綺(國語日報 98年5月17日)

  自閉症學生通常在社會互動上有的缺陷,包括:(1)無法適當使用非語言的行為;(2)無法自發性尋求與人分享情緒;(3)難以了解及解讀別人的感情、表情、動機;(4)無法選擇適當的環境線索(判定何者重要?何者不重要?)據以做出正確選擇;(5)行為表現無彈性,堅守不變的生活常規與模式等。由於社會互動障礙會持續影響至青春期,甚至成人之後的發展,因此,改善自閉症者的社會互動能力是相當重要的課題。

  「社會故事」是近年來新興的訓練方案,由父母或老師針對自閉兒的學習需求撰寫簡短故事,描述一個社會情境,以及在此情境中涉及的相關社會線索及應表現的適當反應(應對的方式與技巧),整篇故事由四種類型的句子組成: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  孟瑛如( 國語日報 98年2月16日)

  注音符號是兒童學習說話及增進識字能力的重要工具,在國小識字教學中,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,更是兒童學習國字的橋梁,學習的成敗,對於語文基礎的奠定,具有重要的影響力。然而,注音符號卻也是許多小朋友在進入國小一年級時面臨的第一項挑戰,特別是對許多學習障礙學生而言,熟稔注音符號更是分外艱難。

  學習障礙兒童常因在注音符號學習過程中受挫而進入資源班;事實上,要一般孩子在十週內完全牢記三十七個外形抽象、聲音又相似的符號,同時還要學會聲調及拼讀,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更何況是有學習障礙的兒童。筆者在這幾年與其他也學習繁體字地區(例如:香港、澳門等)的小學接觸時,發現他們學習中文繁體字時,是採「以字帶字」的方法學新字的讀音,例如:依然的「依」旁邊註明「衣」,衣服的「衣」旁邊註明「一」。大陸地區學習中文簡體字,則採以英文字母為呈現主體的漢語拼音法,例如:A=ㄚ、U=ㄨ 等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謝丹琴(國語日報 97年12月22日)

  下課不久,志宏急忙跑進教室。

  「老師!陳豪從溜滑梯——下來,溜——」他一面說一面比手勢,試著讓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許多(國語日報 97年1124日)

   語言不只可以幫助孩子認知,增進他們的學習能力,甚至可以左右一個孩子的情緒。

  一個意念產生之後,能把意念轉化成語言且說出口,是一個孩子情緒穩定的首要之務。許多孩子被認為情緒不佳、不穩定,具有攻擊性,很可能是他們有所想,卻不能把所想的事情好好說出口,只能利用肢體代替說話,或是一再與他人無法溝通,最後就會變成大家口中的暴力分子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許多(國語日報 971117日)

  語言溝通包括輸出和輸入,不管輸出或輸入,任何一方發生障礙都是語言溝通有問題。

  輸出指的是說的能力、語言表達能力;輸出有問題的人,要他正確回答別人的問話是有困難的,有時候他們所說的話就像電報的「有事速回」般簡短,因此被稱為「電報式語言」,特徵就是:沒有修飾詞「非常、很」;沒有語助詞「的」;沒有連接詞「和」;不會使用代名詞(如你、我、他)。例如:「我要喝水」通常只用「喝水」兩個字代替;很少用「因為……所以」來表達需求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彥佑(國語日報)

  感覺統合不足的孩子,常因能量在神經組織中運行不足,出現浮躁、害羞、多動、情緒不穩、語言發展遲緩等現象,以多動症(hyperactive)為例,它是屬於前庭神經發展不良所形成的一種毛病。而這些孩子之所以會有多動的行為發生,其實有兩項主要原因。
 
  一是中樞神經的問題,導致平衡感不好,常靜不下來,久而久之,就造成多動的現象。我們能夠站立的原因,骨骼並不是主要的,反而是神經組織。其能量主要是由身體下腹順著脊髓神經往上走,終至大腦。如果這條通道順暢,能量夠強,我們的身體自然就能直立的站著。反之則平衡感不好,坐站均不美觀,氣血也就不通了。而他們主要的復健關鍵便在脊髓。
 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呂偉白(國語日報)

  婷婷上小學以來成績一直和班上同學的程度差一截。她寫國字常不是寫錯部首就是漏了筆畫,算術時也常常計算正確卻寫錯答案。婷婷在家花非常多時間寫功課,卻沒有辦法提升她的學業能力。老師說她在學校文靜、乖巧,但是上課常常分神。
 
  在日常生活方面,婷婷丟三落四的習慣也讓媽媽傷透腦筋,常常要送課本、送水彩筆到學校,免得婷婷因此而受老師處罰。媽媽懷疑,婷婷的課業問題和她的注意力困難是否有關聯?要如何才能改善學習障礙孩子的注意力問題?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王俊凱(國語日報 97年9月22

  四年前,我接任弘弘的家教老師,當時他正要升小一,但因嚴重的發展遲緩,父母讓弘弘緩讀一年,期待在這一年中能透過專業的介入,提升各方面的能力。
 
  初次與弘弘見面,他像個小霸王,只要稍不順他的意就大吵大鬧,父母似乎都被他這種方式給制約,只要弘弘一鬧,最後都會妥協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呂偉白(國語日報)

  大智從小就是難帶的孩子,活動力特別強,上幼稚園後更是狀況不斷,上課到處走動,下課和同學起衝突。上了小學,大智課業成績低落,不守教室規矩。媽媽為了教養問題心力俱疲,懷疑大智是過動兒,但是他的學習困難情形也像是學障兒。這兩種是同一種困難嗎?
 
 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過動兒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。和學習障礙一樣,都是這幾年來才漸漸受到重視的障礙類別。一般人弄不清楚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困難還是同一種困難,因為許多孩子兼有過動和學習困難的情形。事實上,有學習障礙的學童中,的確有相當大的比例兼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問題;也就是說,他們可能同時有閱讀、數學等問題,以及行為上的問題。然而也有部分孩子只有學習上的困難,並沒有行為上的問題;有些孩子則只有單純的過動行為問題,他們的學業問題是因為過動問題而引起。
 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文/林桂如(國語日報 97年9月15

  有人形容注意力缺陷過動症(ADHD)兒童就像煞車壞掉的車子,對於自己的行為難以掌控。家長在教養的過程中,也因而容易發生親子衝突,甚至也常害怕翻開孩子的聯絡簿或接到教師的來電,生恐從教師口中得知孩子在學校又闖禍了。

  ADHD是兒童精神科中最常見的診斷,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統計,ADHD在學齡兒童階段約占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,而國內推估至少有十三萬名過動症學童,包括其他嚴重情緒障礙的孩子在內。這些孩子,並非源於家長教養不當或「性本惡」,也非是為自己不當行為開脫的說詞,而是一個需要大家正視與理解的真實障礙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/哈洛威爾(國語日報 95年11月30

   長久以來,很多家長、老師常常督促孩子「如果你肯努力,你就會專心」,但「想要專心」雖然是專注力的要件之一,但並不是唯一條件,對很多人來說,不是想專注就能專注的。尤其是對患有「注意力缺失症(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, 簡稱ADD)」的患者來說,他們更是無法長時間維持專注。大部分ADD患者都沒辦法讀完一整本書,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讀完,而是讀完一整本書對他們來說很困難,有點像要不換氣唱完整首歌一樣。

■什麼是ADD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特殊教育工作坊 曾意清(國語日報96114

  「他總是堅持度不夠,做事丟三落四。」
  「他總是想做什麼就去做,衝動而缺乏思慮。」
  「他總是不夠專心,常常在狀況之外。」
  「他總是固執不知變通,無法接受新的改變。」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曾意清 (國語日報 9656)

   社會技能是兒童社會能力的外在表現,許多特殊兒童可能在認知、生理或溝通能力方面有顯著的困難,因此,影響了他們的社會互動技巧以及同儕遊戲的品質。此外,在學習過程中重複經歷的挫折和無力感,可能使特殊孩子退縮不前;而在情境理解方面的困難,也可能導致他們排斥參與同儕互動,甚至將失敗原因歸咎他人。友善的氣質和正向積極的態度應該是特殊兒童一生最大的資產,因此,社會技能教學的效果雖然不易立竿見影,對特殊兒童來說卻是深具意義的課題。

  一、什麼是「社會技能照片書」?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文/柯雅齡 (國語日報 9642)

  在各類型玩具中,音樂玩具往往最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,尤其對於較小的孩子或是發展遲緩幼兒,音樂很容易鼓動孩子的學習動機,亦可作為增強用,更是很好學習認知因果關係的媒介。

  可惜的是,遲緩兒多只會聽著音樂旋律樂在其中,大人在一旁看了會覺得對孩子沒什麼助益,難以發揮啟發學習的效能。其實,父母可藉由音樂玩具開始與孩子對話,陪著孩子在感官及音樂互動中進行快樂的學習。

wenhua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